为做好“大中衔接”,进一步增强高中员工建设祖国、振兴中华的使命感、责任感和紧迫感,应我司优秀生源基地——长春市十一高中邀请,开展“公司-长春市十一高中思政课”系列活动。
“心苟至公,人将大同”,公正清明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追求。本期思政课由公司法学院孟融老师带来,孟老师基于自身深厚的学养,深入浅出地启发同学们思考法律与公正的关系,法律中的公正的具体体现,以及作为中员工应当如何树立公正观。最后,孟老师启发十一高的学子们要真诚地遵守法律、信仰法律,在学习和生活中去践行公正理念,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。
孟融,公司法学院讲师,法学博士,社会学博士后。研究方向为法理学、行政法学、司法与公共政策。在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《法学评论》《政治与法律》《南开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《浙江学刊》《法律方法》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,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、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。
本期思政课程学习内容如下:
十一高的同学们:
大家好!我是公司法学院的教师孟融,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和同学们一起来讲一讲我对“公正观”的一些认识。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《探寻法律中的公正,将公正牢记心间》。大家都知道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,它既是我们的精神支柱,又是我们的行动向导,对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、建设民族精神的家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。所以说,这些年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在社会中的各个行业、各个领域都深入推进并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有24个字组成,分别是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。可以看出,“公正”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在一个社会里,当我们讨论“公正”的问题时,一定离不开法律。因为在法治国家,公正的实现需要法律去维护,甚至可以说法律本身就是公正的化身。因此,我们今天对公正问题的理解是在法律语境下展开的。基于此,今天我想和同学们讨论三个问题:第一,法律与公正的关系是什么?第二,如何理解法律中的公正,换句话说,法律中的公正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?第三,作为中员工,应当如何树立公正观,如何将公正观付诸于行动呢?下面我就以上这三个问题开始今天的报告。
关于第一个问题,法律与公正的关系是什么呢,为什么公正的实现需要法律的维系和保障呢?事实上,法律是以追求公正为核心目标来构造自己的规则和进行制度设计的,公正是法律的基本品质。在我国古代,“法”这个字的写法和现代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百度检索一下“法”(灋)这个字的古代写法。古代的“灋”字左半边也是一个“氵”,它的主要意思是“法,平之如水”,指的是法就像水面一样平直,象征着公平;“灋”字右半边的上半部分是一个“廌”字,下半部分是一个去字。“廌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,它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,审判时被廌的角触到的人即为败诉或者有罪,那么接下来就要将这个有罪的人放置在水面之上,使他随着水流飘之而去。所以,古语有云:“廌,所以触不直者去之,从去。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“法”这个字本身的构造就蕴含公正。那么在现代,法律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,相信同学们耳熟能详,叫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,也就是说,我们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大家平等地享有权利、平等地履行义务,平等地承担责任。所以说,法律是公平、正义的化身,法律内在就蕴含着公平和正义,公平、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律,需要法律去维护、去推动、去实现。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。
关于第二个问题,如何理解法律中的公正,在社会中如何去设计规则才能成就一个公正的社会呢?提到法律上的公正,在实践中,体现在方方面面,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。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司法公正,就是法律中公正的一种表现形式。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其恶果甚于十次犯罪,因为犯罪只是弄脏了水流,而不公正的判决却是弄脏了水源。”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。观摩过司法审判的同学们肯定知道,在法庭之上,其实是一个三角形结构,法官居中裁判,原告和被告当事人分别位于法官的两侧表达自己的诉求,这其实也是一种确保裁判结果公正的制度设计。
除了司法公正,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“执法公正”也是法律中公正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。比如说,交警在交通执法的过程中,针对开车闯红灯这一行为,警察能否对一位普通民众罚款200元,而对同样违反交通规则的公安局长视而不见呢?当然不行,这就违反了法律上的公正原则,也就是执法者应平等地对待相对人,不偏私、不歧视。在大家对法律中的公正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基础上,那么我们应如何设计法律规则才能成就一个公正的社会呢?这里我想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。首先,公正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。也就是说,法律规则的设计应在形式上保证所有人的机会均等,大家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、有平等的机会参加考试,有平等的机会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业,这就是公正。其次,公正是不是就意味着社会中的所有人无差别的均等呢?当然不是。法律在设计规则时,需要在确保形式平等的基础上,采取一定范围的“差别对待”。我们知道,社会中的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群体由于自身行为能力的差别,通常被我们称为社会弱势群体。那么当我们面对社会弱势群体时,应当在规则上给予他们以更多的关怀,比如公交车、地铁、轻轨上的爱心座椅,去医院排队挂号老年人、残疾人的优先通道,都是在形式平等之下“差别对待”的具体表现,这是“公正”实现的重要条件。最后,公正还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的内容。法律规则的设计不仅要保证最后的结果公正,而且还要通过正当程序的设计,以确保程序公正,并且程序公正对于实体公正有一定促进作用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。小明和小红两个人分一块蛋糕,需要把蛋糕分成平等的两份,让两个人都满意。但是只能用刀来切,不能借助于任何尺子或测量工具。可以说,无论是小明还是小红,谁来切这块蛋糕,都难以切成绝对平等的两份,他们都有可能在这次的利益分配中获利或者吃亏,绝对的实体公正或者结果公正是难以实现的。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来保证蛋糕分配的公正呢?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切蛋糕和分蛋糕的程序,通过程序公正来促进实体公正。比如说,我们事先确定一个程序规则,在小明和小红两人中,只能一个人去切蛋糕,另一个人去分蛋糕。那么切蛋糕的人一定会尽其所能将蛋糕切成平等的两份,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在分蛋糕的环节利益受损。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,程序也叫看得见的公正,通过程序公正,可以促进实体公正的实现。所以说,我们在认识公正问题时,既要关注实体公正,同时也不能忽视程序公正的重要价值。这是我想给大家介绍的第二个问题。
关于第三个问题,作为中员工,乃至将来成为董事长后,我们应当如何培养自己的公正观,践行公平正义的理念呢?有三点内容需要大家注意:首先,要时时刻刻树立自己的规则意识,在生活之中无论是对待自己的亲人、同学还是陌生人,都要有一颗宽容心或者包容心。公正实现的前提条件需要所有的人都遵守规则,并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沟通,既应当恪守底线,同时又要学会宽容。其次,要遵纪守法,树立对法律的信仰。前面我们说过,法律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,法律本身就蕴含着公平正义的含义。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,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员工、好公民。同时,我们还要树立对法律的信仰。大家都知道,在所有法律中,宪法是根本法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:“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,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。”只有我们真诚地遵守法律、信仰法律,将法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看待,那么法律也必将充分展现它的权威,公平正义的阳光一定可以成为我们可以切身感知到的重要存在。最后,同学们还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去践行这种规则意识、公正理念。俗话说,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;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,守规则、讲诚信,将公正牢记心间,遵守法律和校规校纪,积极参加班级、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,今后都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,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,为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。这也是我对同学们的期待。
以上就是今天我和同学们的一些分享,谢谢大家!
员工们都听得很认真,边听边做笔记,对法律和公正有了更多的理解,并记录了学习感悟。
课程原文听取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3B-1FngNRPkzxkMqmWLSXw